崇祯的网购系统_第一百六十八章 盐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八章 盐场 (第4/5页)

在宋应星的指点下,把地址选在了塘沽、汉沽、大沽、南堡、大清河等地。征得朱由检的同意后,徐应元开始招募工匠,修建盐池。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用水泥建盐池,既方便又快捷。加上水泥速干的特性,建好的盐池两三天便能投入使用。

    二月初八

    第一批出产的食盐坐着火车进了京城。

    既然盐产出来了,那就得卖。如何定价成了一个大问题。

    明代的盐价,大抵亦可以明末松江府与陕西为例加以说明。崇祯初年,松江府的盐价为每100斤,值银0.15—0.16两之间。此时的一两大约能兑换1500文左右。那么每斤盐的价格大概在十文钱左右。但松江属于产盐区,价格相对来说还算较低。.ZWwx.ORG

    若是到了陕西,则盐价就相对比较高了,每斤盐要十几文了。

    若是按照宋应星的记载,每50斤盐,价格贵时,需银5钱多。但价格便宜时,则只需4钱多银子。所以,按照正常的价格体系,在明代,盐每100斤,其价格大致徘徊在值银0.8—1两之间。

    当然,保证这个价格的前提是,不能有灾害,暴乱,战争等等一系列的前提。

    若是灾荒年间,一些不法商贩敢把一斤盐卖到上百文,甚至几百文。

    朱由检的思想就一条,就是便宜。

    大海里晒出来的东西,能有多少成本?

    八文。

    就是要比你们便宜。

    于是在徐应元暗中派人宣传下,京城有一家盐铺开始卖盐了。八文钱一斤!

    老百姓得知消息后都跑去抢盐。八文钱一斤,四舍五入相当于白送啊。老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