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6 (第3/4页)
年,江南安稳,朝廷下旨,令燕地米斗跌至三钱。宝应元年,青都大水,燕地米斗六钱,青都一度突破三十钱。宝应二年,青都上游堤坝冲毁前,因先前朝廷免了田赋,令燕地米斗不过二十钱,不过数日,眼下青都米斗已过六十钱。而与临近青都的其他地方,甚至东渠,米斗不过才二十几钱,这还是已经涨了的价钱。” 不用翻看账目,赵幼苓张嘴便报出了一连串的数字。 这些都是近年来燕地的粮价。因粮价本就起起伏伏,每月都多多少少有着变化,因此赵幼苓只报了其中数字最高的几组。 粮商们被请到庄园前,赵幼苓就趁机记下了这些数,此时报出,便瞧见以那白家人为首的一众粮商,脸色都变了。 她报完这些,看向瑞王:“小王叔不如猜一猜,等到我们迫于不耐,必须买粮的时候,米价会加到多少。” 呼延骓忍不住多看了赵幼苓几眼。这些账本是召见白知府前,瑞王让人临时送来的。她不过才粗粗翻了几遍,就记住了这一连串的数字,记住每一次数字变化前都登记发生了什么事。 他下意识地摩挲腰间佩刀,再看那几个粮商时,眼神已经有了变化,似乎只要有一人再辩解一句,他就要忍不住拔刀威胁了。 “京城还未攻破时,粮价一度涨到了三千钱。那时前线吃紧,沿途所有军屯的粮食都被送往前线,到最后,甚至连民间的粮食都开始征收,京城粮价因此才飙升。” 瑞王看向已经面如金纸的粮商们。 “等后来王都南迁,汴都当时最高的粮价也不过才米斗一百三。太平后,汴都粮价已跌至米斗六十钱。尽管听着高,可汴都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