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阀之上 第112节 (第5/11页)
劳动成果。 由于京兆尹的缺失,在后续很长一段时间内, 黄门北寺狱是永宁殿动乱一案的唯一司法机构。陆昭知道那一场虐杀因何而起,那些世家子弟何其无辜, 但由于黄门北寺狱由皇帝直接执掌, 完全可以清洗当时人证物证,这件事就注定不能从真相下手。 “真相只有一个,但价值却能有所选择。”陆昭临时找到了庞满儿, 她必须打造一个事件,引起足够的关注,“想办法作一首诗或赋, 若是诗, 歌行体最好,要讽刺, 要隐喻,主体也要足够弱。” 庞满儿也知陆昭打算在舆论上出手,对于黄门北寺狱关押“党人”一事也多有准备,有赋有论,便交给陆昭一一阅览。 陆昭看了一遍却笑了笑道:“赋是好赋,论是好论,唯一不足就是太讲道理。” “怎么,讲道理却不好了。”庞满儿也是满脸疑问。 陆昭却道:“讲道理虽好,却无法引起时人太多关注。真相只有一个,道理只有一个,就算能够形成舆论的风暴,也很难持续。就拿此案来说,殿中的真实情景如何,谁对谁错,只有一个答案。要想把舆论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就要提出另一个能引起时人关注的价值,比如这个案子这么断好不好,这样处理犯人是否合适,价值判断不同,争议就越多,一旦掀起舆论大潮,就难以打压。凌驾于事实之上的是是非,而凌驾于是非之上的是恩怨。” 陆昭说完,也起身去架子上帮庞满儿翻找诗书,寻找合适的议题。 “主体既要弱小,要反讽,要隐喻,还不能讲道理。”这几日,庞满儿也是日夜苦读,搜肠刮肚,一边喃喃自语,一边随手翻着散落在案的书卷。 过了许久,庞满儿忽然眼前一亮:“昭昭,你看写这个题目好不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