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1章 以洛冉之名 (第3/4页)
清楚: 每一个科研项目的立项,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尤其是有关宇宙探索的航天工程,所牵扯的人力、物力、财力那就是天文数字。 所以罗元青说的话很对,【αβγ三星】干系重大,需要专门召开专题研讨会,从长计议。 就在这时,物理研究所所长孟朝平惊咦一声,忽然对宇嫙开口问道: “宇嫙同志,我好像记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有规定,每颗被证实存在的小行星除了会获得一个永久编号外,还可以由发现者对其命名吧?” 话落,包括宇嫙在内,众人面色明显一滞,紧接着纷纷开口道: “没错,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确有这项规定,这是为了表彰小行星发现者为天文学做出的贡献。” “嗯,我也想起来了,αβγ只是这三颗小行星的简写代号,根据命名规则,其永久编号应该是【2022α】、【2022β】、【2022γ】。” “除了英文数字编号外,小行星往往还会选择发现者,或者是古今中外名人的名字命名。” 罗译将众人讨论一字不漏地听入耳中,他同样也知道这一点,因为在目前的浩瀚宇宙中,就有采用国内名人命名的小行星: 【张衡星】(张衡:东汉天文学家,发明地动仪); 【祖冲之星】(祖冲之:南北朝天文学家,首次将圆周率π精算到小数第七位); 【沈括星】(沈括:北宋科学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价值非凡。) (还有以现当代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如“杂交水稻之父”、“两弹一星”元勋、“诺奖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