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章 弹性防御 (第2/4页)
对的,这就是史上八路军在41年锐减十万人的主要原因。 首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其实也是他的想法。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情况与以前不同,以前行得通的办法现在不一定能行。 更何况,此时的八路军在军工、战术以及农业方面的发展都有了苗头,进山打游击就意味着要轻装简行,到时为了多带粮食,就要炸毁带不走的机器,要放弃大片种好的田地,这是否会使八路军又重新回到一穷二白的零点? 想到这,首长很自然就将目光投向了张万和。 张万和闷声闷气的回了声:“首长,您别看我,我是打定主意,就跟那些机器在一块,反正我这把老骨头也走不动了!” 参谋长笑着说:“老张,要是战略转移呢?鲁家沟距离侧翼只有几公里,而且还没有反斜面工事掩护,又被敌人知道了位置,转移更稳妥些!” 参谋长这话说的是。 之前鲁家沟虽说距离前线也不远,但正面那是一重又一重的反斜面工事挡着,鬼子要强攻没那么快,实在撑不住了转移也来得及。 现在这局势就不一样了,侧翼的晋绥军要是一撤,鬼子坦克只需要几小时就能开到鲁家沟,转移就是必须的。 张万和回答:“转移可以,但那些机器必须一个不落的带走。咱们好不容易才换了这些家底,我说啥也不能把它们丢下!” “没问题!”首长点头道:“我们今晚就动员所有的汽车,还有骡车、马车,实在不行用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