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投靠 (第2/4页)
其部下是什么选择,他们心里都清楚。 平时晋绥军的兵都在私下讨论着: “八路军装备是差了些,可跟他们干不受气啊,人家是真打鬼子!” “说的没错,人家当官的一个个没架子,跟着当兵的一起吃苦一起冲,哪像咱们……” 358团做的还算不错,但就算是楚云飞也没法做到跟士兵们一起吃苦。 有句话叫“不患贫而患不均”。 八路军这样官兵平等不搞特殊化的制度是晋绥军所希望的理想状态。 以前因为两军交流不多再加上刻意的丑化宣传,士兵们对这些了解不多甚至有所误解。 现在,他们真真切切的在八路军中生活了一段时间甚至一起战斗,这才知道这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不过也有反对的声音: “咱们当兵打仗不就是图口饭吃吗?跟着八路军干有啥好处?饭都吃不饱,更别说饷银了,这么卖命不是傻了吗?”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而且顽军中许多人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尤其是那些由军阀混战时代幸存下来的老兵…… 军阀混战时代的战争没有抵抗外族的自豪感,也没有抗战救国的使命感,都是华夏人在内部打来打去,于是就养成了为饷银卖命的习惯。 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并深入骨髓,即便战争转变为此时一致对外,一时半会也很难改变。 这或许也是顽军最终会败于八路军的原因之一。 顽军终归是一支脱胎于军阀的军队,从上到下那种军阀思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