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11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 (第3/3页)

??

    未央宫。

    刘彻瞪大眼睛:不是……“这算什么理由??”

    读书不讳、临文不讳、不讳嫌名,只是因为读音相同或相近就避讳,哪有这种讳法啊??

    咸阳。

    嬴政同样觉得无言以对,这个理由,也太荒谬了。杜甫限于李林甫,李贺限于嫌名,这唐朝的科举,看似是一条康庄大道,内里却藏着不少暗礁。嬴政轻叩书案,选吏之法,还需再行斟酌,尽量完善才是。

    太极宫。

    李世民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实在荒唐!”

    避字倒还能理解,为尊者讳,为亲者讳,自古亦然,哪有连音近都不行的?不孝,真是好大一顶帽子!

    他敏锐地与秦始皇想到了同一个问题:一个杜甫,一个李贺,这还是明面上的,暗里不曾知晓的蹭蹬之士又有多少呢?科举取士,是否有可以精进之处?

    中唐。

    韩愈握着拳头的手沉沉地落到面前的石桌之上。李贺少年英才,当年,他持诗前来拜谒,呈上一首《雁门太守行》,格律精当,风骨卓绝,“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之句更是有凛然气势。

    他断定这人必是贤才,可才士到底遭妒。

    韩愈至今还能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听到京中流言时,心中是何等的愤怒。他援笔成书为李贺申辩,却终是难敌悠悠之口,而李贺所能做的,只有寄书言谢,而后满怀悲愤地离去。

    “可叹长吉,我韩愈有愧啊!”

    无法为李贺伸张,始终是他心头的憾恨。

    书斋里,李贺再次听到楚棠不无义愤的将他的遭遇一一讲来,不由苦笑一声。他低低咳嗽着,仿佛要将心肺一起咳出来,既悲叹自身的怀才不遇,又恨极那些以嫌名污他之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