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6章 (第2/3页)
院设医考,年年都考!” 他倒要看看,还有没有那等滥竽充数地混进来! 被这事一闹,一时间,诸朝太医院人人自危,连一些民间药堂的坐诊大夫都心中一凛,恨不得连夜再把医书看个百八十遍。 【不过我们也不能一竿子打死,据此就说中医无用,是伪科学。除了青蒿素治疗疟疾和文中屠呦呦女士提到的一些实例之外,还有我们很熟悉的这次新冠疫情,中医药都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当时我们用到的一些隔离手段,其实古人也是用过的。应该说我们民族还是有非常丰富的抗疫经验的,记得苏轼好像就是个抗疫小能手吧!】 诶? 众人有些意外。 “这里还有苏轼的事?” 【苏轼一生经历了三次瘟疫流行,第一次是在黄州,当时疾疫流行,百姓深受其苦,苏轼不顾誓言,将同乡故旧赠与自己的秘方“圣散子”授予当地名医庞安常,庞安常用这个药方救活了许多人,后来庞似乎还把这个方子记在了自己的医书里。 当时苏辙的谪所似乎也遇到了一场瘟疫,苏轼同样将药方交给了弟弟,苏辙照着法子“遍谒病家予之,所活无数。”】 “做得好!” 张仲景抚掌大赞:“医者一方而活人,藏着掖着反倒贻误百姓性命,苏轼宁愿违背诺言也要传方与世人,可见仁义,可见不同流俗!” 东晋。 葛洪也对苏轼的做法赞赏不已:“方子授予需要之人,比留在纸上、藏于高阁更见功德。” 北宋。 苏辙笑着拱手:“多谢兄长相助。” 苏轼连忙摇头将人拉了起来:“这是说的哪里话?良方本便要济世,况你我是兄弟,又同为民牧,安有见百姓受疾疫而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