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1章 (第3/3页)
杜甫心神巨震,他想起自己后来的那些诗,为楚棠等后人称道的,亦是推己及人的情怀。白居易在某些地方甚至比他更进一步,从眼前的贫家子想到自身,并羞愧于自己毫无功德而能忝列万民之上,从此为黎民呼号。 他喟叹不已:“此后士人,见黎民耕忙而未尝有愧怍之心,是士人之耻。” 中唐。 韩愈也震动不已:“白乐天确有子美胸怀。” 他决定原谅对方对李白的批判了,他看明白了,白居易的讽喻诗,俱是源于他的拯物情,他以儒道为章,躬行诗教,为的也是惩大唐的时弊,救大唐的百姓,他推崇杜子美,不仅是推崇杜子美的诗,更是受召于他的仁民爱物之情! “此等胸怀,吾当为之咏歌!” 韩愈心情激荡,大手一挥,写成一篇《寄白乐天》。一旁的妻子卢氏忍笑,这下,后世可就没理由说相公与白乐天相交甚晚了。 未央宫。 刘彻深吸一口气,白居易这一支诗笔,太利;楚棠的偏向性,也太过明显。现在天下万民都读到了这些诗,会引起怎样的震动,连他也未必能尽数预料。 微微坐直了身子,刘彻沉声开口:“诸卿,立乐府采诗一事,可还有疑?” 立乐府,采诗歌,观政得失。 群臣叩首:“陛下圣明,臣等请立。” 唐朝,皇宫。 李纯阴沉着脸,神色几经变换。一旁被叫来商议削藩一事的武元衡和裴度面面相觑,他们知道皇帝的性子,白居易这些诗无异于指着陛下的鼻子骂,陛下……未必能容他。 但是平心而论,武元衡和裴度也是正直忠实的良臣,他们对朝中弊政同样深恶痛绝,也想为百姓谋福祉,对白居易这样直言不讳的胆色,他们心里是佩服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