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22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第2/3页)

所有忧思俱与国运相连。他写《摸鱼儿》,用“君莫舞”告诫朝中jianian佞,忧心忡忡的,是“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烟柳斜阳,恰似日薄西山的南宋朝廷。他准确地预见到了危机,却又无能为力。

    开禧三年,也就是写完《永遇乐》之后的第二年,朝廷再次急诏辛弃疾,他有心成行,却重病在床,难遵诏令。

    公元1207年,秋九月,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病交加的辛弃疾仿若回光返照一般,用尽全身力气高呼两声“杀贼!杀贼!”溘然长逝。这位词坛的飞将军,只能是词坛之将了。】

    楚棠的声音带着叹息,似乎有无尽的怅恨,穿越了时光也没有半分消歇,就这样沉重地响在所有人心上。

    南宋。

    独自留在院中的陈亮早已躬下腰,扶着桌案大哭起来:“真鼠枉用,真虎可以不用。幼安兄,你苦啊!”

    北宋。

    李清照哭得眼睛都红了:“如此男儿,一腔赤诚,怎么会落到抱憾终生的地步?”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等各自悲伤,不是不曾见过听过壮志难酬的诗人文士,可在沉重的家国悲哀之下,没有人能似辛弃疾这样悲壮。

    唐朝。

    李杜元白等俱是一叹:“辛弃疾可为官、为将,可偏偏最终成了一个词人,可悲,可叹呐!”

    一时间,他们似乎在辛弃疾的身上照见了自己。可他们的遗憾尚有后人言说来偿,但辛弃疾呢?那是国耻难雪,北伐无望。用楚棠之前的话来说,他是宁愿不要这词坛飞将之名,而只愿驰骋疆场,一雪国耻啊!

    【辛弃疾少时,曾由祖父辛赞教养长大,祖父崇拜名将霍去病,所以给孙子取名弃疾。霍去病马踏祁连、封狼居胥,使匈奴异族再不敢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