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 (第3/3页)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寂寥之意、漂泊之苦可以想见,深味之几l欲使人泪落,实是好诗!” 流落天涯的柳永对最后一首诗也颇有共鸣,词句用于浅显,含而不露,却是写尽羁人之叹。他遥望渡头落日,西风吹起他的客袍,漫漫江水,家乡隔万里,何时复行归? 明代。 剧作家贾忠明望着最后一首神情激动:“马致远是当之无愧的曲状元!此诗实是秋思之祖!” 元代。 荒郊之中的马致远眼中含泪,似悲似怅。原来他的悲思,也如宋玉、李、杜那般,被后世听见了。 【接受了这样文化传统的郁达夫,产生秋之深沉的情绪就不难理解了。当然,不同心性的人对传统的接受程度不同。就像刘禹锡有“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潇洒,柳宗元和李贺却郁郁而病。同许多文学家一样,郁达夫的身世,也可以说得上一句悲凉。】 唐朝。 好不容易被安抚好的李母听到那句“郁郁而病”,眼里又忍不住滚出了泪水,她又凄惶又无力:“儿,你就不能想开些吗?” 李贺紧紧搀扶着母亲的手,没有说话。 另一边,刘禹锡垂眸叹了口气,劝慰似的拍了拍好友的肩膀:“忧能伤人,人生没有难以迈过的坎坷,子厚你切不可作茧自缚。” 柳宗元不是很习惯刘禹锡忽然感慨的样子,笑了笑道:“现下说这些还言之尚早,倒是梦得兄一如既往有雄豪之气,令人叹服。” 他还记得那句“前度刘郎今又来”,似有历经千帆后的廓然大气,不愧是刘梦得! 刘禹锡摆摆手:“少了些玲珑心罢了。” 他看柳宗元不甚愿意作谈的样子也收了话梢,心中暗自决定多给人送些李白诗集,借其旷达之气以开阔心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