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7 (第3/4页)
给的,拿了三十两给她。 三十两在唐家富裕那会儿屁都不算,摆桌席就没了。 今时不同往日,哪怕心里觉得有点少,她也没法要到更多,只得见好就收。有这个钱至少不用倒贴下葬,她回头雇了俩人抬棺材出城去找地方埋了,还给她点了香烛烧了堆纸钱,整个用了没二两,衙门给那三十两基本是净赚,收紧点又能花用一阵子。 这个后续同样传到京里去了,那时钱宗宝媳妇儿已经生了,头胎也是女儿,因着大名没想好,乔氏给她取了个乳名叫巧儿。 钱家刚为这姑娘办了三朝酒,钱玉嫃还去捧了场,回来听说又来了消息。 听完之后,钱玉嫃简直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还能说啥? 钱二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能耐人啊。 钱玉嫃也就是大开眼界,她爹听说以后气得不轻。哪怕当初跟二姐那家划断了,听说这种事还是一口气提不上来。她外孙子没问一句,听说人死了就想到赔钱……就那,竟然是自己血缘上的jiejie,真没人性。 现在想想,是怎么个娘大概就会教出怎样的女儿,唐瑶冷心冷肺这点像她娘,唯利是图也像她娘。 这对悲剧母女让钱老爷觉得找媳妇儿别的都不重要,品性一定要好!后代也得好好教,不能马虎! 于是才刚出生没几天的巧姑娘就这么被安排上了。 虽说整个事情都很滑稽,好歹唐瑶下了葬,钦差大人也给她儿子另外找了人家安顿,事情到这里就了结了。这个时候,农业改革初见成效,过去这年全国范围内粮食都在增收,四海之内一片赞颂之声。各地的读书人写了夸赞的文章,还有人翘首以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