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983节 (第4/7页)
王安石道:“是关于东流和北流的问题,北流形成,在于故道决口,而最初仁宗皇帝采纳崔峄、张惟吉的建议,任由其行,未有堵决,故才形成北流。 可在皇祐三年,北流在馆陶县发生决口,而且明显可以看到河势壅塞不畅,随时会发生新的决溢,这才引发了是维持北流还是恢复东流的争论。 由此可见,之所以对此有争议,源于北流决口,其水势是极其不稳定,而非因东流决口。 之后大名留守贾昌朝认为北流冲出来的新河道,淹没了大片土地,财税收不上来,无力对抗北敌,而东汉遗留下来的‘京东故道’堤防比较完备,略加修葺便可作为天险,‘内固京都,外限夷狄’。” “原来如此。”张斐点点头,道:“也就是说,回河故道,亦有防御外敌之因?” 王安石点头道:“当然,如沧州扼北敌海道,若河不东流,沧州在河之南,直抵京师,无有限隔。 至于欧阳相公提到河北民生凋敝,不应整修故道。可要知道,北流延绵千里,使百万生齿居无庐,耕无田,流散而不复,财政损失,不可估量。这难道不是民生吗?” 不少人是纷纷点头,表示赞成。 哪怕司马光、文彦博都稍稍点头。 张斐看在眼里,心道,原来这东流派,是从防御契丹出发。带着一丝勉强地微笑,问道:“这就是王学士所要补充的?” 王安石点点头。 “哦。谢谢。” 第六百九十六章 听证会(六) 哦,谢谢? 就这? 这一番激昂的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