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10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1039节 (第2/5页)

相互监督,故设有御史台、谏院,等监察官署。

    虽然我统管着东南六路的发运司,但是我手里缺乏监督的职权,而且让我来监督自己,也是不合理的。

    根据朝廷法度而言,理应是御史台察觉到这种情况,先向我汇报,如果我视若不见,亦或者有意包庇,他们再向朝廷申报。

    但如今的情况是,御史台不但没有向我汇报,反而是有意隐瞒,然后趁机告我一状。他们将自己的失职,全都怪罪在我身上,这不是栽赃嫁祸又是什么?”

    这一番话下来,所有的官员几乎都思索起来。

    张斐问道:“薛发运使可有证据,证明他们是有意隐瞒?”

    薛向道:“如果不是的话,那我就不应该是从京城百姓嘴里得知此事的,事先我是毫不知情,但御史台方面却是非常清楚。”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什么似得,“不,或许他们也只是最近才知道的,而并非是故意隐瞒。”

    张斐问道:“此话怎讲?”

    薛向道:“据我所知,去年江南东路的监察御史钱志正在江宁府拜访几位好友,并且与好友一块游山玩水,以及花费了五百多贯的公使钱,他的好友也跟着用了一些。也许这是他们没有及时告知我的原因吧。”

    这可真是赤裸裸地讽刺啊!

    不少官员偷偷瞄向赵顼,但是皇帝仿佛只是在认真倾听。

    张斐拿起一份文案来,“大庭长,这是有关御史钱志在江宁府的花费,以及他具体拜访了多少位好友,里面有写明详细的名字和地点、时间。”

    没有官员质疑这份文案,因为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放在这里的话,这就是非常关键的证据。

    因为这可以证明,在案发之时,御史并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