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932节 (第5/7页)
,他看得比司马光还要透彻,只不过他的目的不是要去分析本质,而是要充盈国库,而司马光就是纯粹分析,往往司马光预判的更准。 文彦博不禁好奇道:“如何鼓励那些读书人去店铺找生计?” 你去说。 要不被人骂死,可就真是见鬼了。 这读书人比商人还矮一等? 赵顼也是疑惑地看着王安石。 为什么会冗官的现象,主要是皇帝想要笼络读书人,所以这科考名额是一年比一年多,但如今正在想办法裁官,科考名额又是越来越多,这不是瞎折腾么。 可如果减少读书人名额,那读书人肯定会有怨气的。 赵顼心里是很想,但他不敢说出来,这会得罪天下读书人,甚至可能动摇他的根基。 作为君主必须要施恩于读书人。 王安石回答道:“圣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连自己都养不活自己的人,还能奢望他们能够治理好国家吗?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无论是行商,还是务农,那都会比一般人出色,故此臣建议将考生之前的履历,也视作一个评分。” 怎么去鼓励那些读书人自谋生路,将此当做科考其中的一个标准,那考生们都会努力找活干,朝廷负担就减轻了。 “不可!” 司马光立刻跳出来,对着王安石就喷,“你说得倒是挺好,可是履历这种事太容易造假,这反而会对那些穷苦读书人更加不公平。如科考这种事,是务求公平,决不能异想天开,若做不到公平,那就宁可不做。” 你这老头,每件事都得反对我。王安石是恼羞成怒,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建议简直顶呱呱,道:“有人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