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1134节 (第6/8页)
交子’126万贯,虽然本钱与发行交子的数目相比,不到三成,大概百分之二十八。但是至少朝廷还有本钱在,而关于税币,三司在公布的时候,并未有提及到本钱。” 薛向回答道:“方才在下就说过,税币只是一种可以代为向国家交税的凭证,且只是在交税的过程,税币的面值与铜钱相等,三司可从未说过这税币就是交子,是可以随时兑换铜钱的,故此是不需要本钱的。” 张斐道:“三司使的意思是,税币与铜钱不能进行兑换。” 薛向稍稍组织了下语言,才谨慎回答道:“朝廷没有保证,手持税币的百姓,就一定能够从朝廷或者任何人手中兑换到铜币,当然,朝廷是有可能会在以后的某个时段,拿出铜币去收购民间的税币,另外,民间百姓进行相互兑换,朝廷也并不反对。” 我不承认税币等同于货币,但你们要拿着当货币用,这我们也不反对。 此话一出,大家又是面面相觑,眉目间透着担忧。 原来税币不能随便兑换铜币的。 这。 苏轼也是眉头紧锁。 他一直都是将税币与交子视为相等,只是叫法不一样,但根据薛向的解释,是完全不一样啊! 是另一种东西啊! 那他的质疑就显得有些牛头不对马嘴。 税币跟铜钱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在交税的这个过程,税币的面值等于相同数额的铜币。 张斐也是表示疑惑道:“众所周知,许多的地方交子务发展的其实并不好,且这还是在有本钱的情况下,如今税币都没有本钱,那么百姓凭什么相信这一张税币,并且愿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