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11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1121节 (第2/6页)

的战略方针。

    王安石的战略方针,其实就是用外事来推动内政进行改革。

    正是因为我们常年受到欺负,我们才应该发愤图强,富国强兵。

    那么倒推的话,富国强兵的目的,就是为了开疆扩土,故此王安石必须要积极筹备对西夏的战争。

    如果不走这一步,大家就会很迷茫,我们干这些活到底是为什么?

    当然,这指的就只是西夏,不包括辽国在内。

    自太宗兵败以后,到目前为止,宋朝从上至下,对于辽国就只有一个战略,就是和平战略。

    尽量维持友好。

    韩琦给赵顼的建议,尽量维持两国友好,然后加强防备。

    言下之意,维持友好是符合我们的利益,但是也得防止对方来打你。

    而整件事中,态度最为强硬的是文彦博,但他的意思是,你不能寄望于辽国不打你,只有当伱拥有足够的实力,他才不会打你。

    故此,他认为不应该拆除防御工事,还应该加强。但他的潜在意思,不是要跟辽国撕破脸,而是用实力来止战。

    其实他跟韩琦的理念是相同的,只不过韩琦姿态要更加柔和,而他是比较强硬的。

    而在历史上,赵顼跟王安石的战略其实是高度相似,哪怕后来王安石离开朝堂,赵顼也是继续沿着王安石的战略在走,只不过最后还是输了。

    但是由于张斐的出现,以及公检法的成功,使得赵顼更偏向张斐的战略方针。

    就是将内政和外事分开来算,不再进行绑定。

    虽然主修内政的目的,还是为求开疆扩土,但二者不再具有因果关系,开疆扩土,只不过是改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