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1013节 (第4/7页)
” 文彦博瞧了眼赵顼,心道,你还充当和事老,这会议不就是针对你开的吗? 王安石道:“臣以为一切都是源于厢兵的管理制度杂乱无序,招多少人,没有规定,裁多少人,亦没有规定。 说是桥营,但却干着漕夫的活,朝廷一纸命令,厢兵们就是一拥而上,这修路的跑去建桥,建桥的跑去修路,除非那些厢兵个个都是全才,否则的话,必然是事倍功半。 看似厢兵天天干活,但又看不到任何成果,而且不管是政事堂,还是枢密院,都对厢兵营是一知半解,反正就是认为里面是鱼龙混杂。 如此管理制度,若是不出问题,反倒会令人感到奇怪。” 这一番话下来,司马光不禁都抚须沉吟起来。 王安石的见解,他一直都比较认同,只是对于王安石的解决之法,他就是嗤之以鼻。 赵顼偷偷瞄了他们一眼,又向王安石问道:“那依卿之意,朝廷该如何管理那些厢兵?” 王安石道:“厢兵虽然归三衙管理,但他们的战斗力,大家心里都清楚,真正与敌人交战,还是得依靠禁军。 可是,他们平时不干活时,还得去cao练,只有努力cao练,才能够拿更多的俸钱,这么一来说,真正需要干活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变得疲惫不堪。 此外,关于那场听证会,也足以证明,厢兵有很多熟知工程水利的人才,只不过由于厢兵制度,导致他们的才能白白浪费。 基于这一切,臣以为让部分厢兵营脱离三衙,然后以才能归于各部。比如说,建桥、修路归工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