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992节 (第4/6页)
而还在加剧,国家越穷,百姓越穷。” 赵顼又问道:“如先生的做法,就能够成功吗?” “这是唯一能够成功的途径。” 张斐道:“相比起我说得这两种情况,王学士现在的做法其实是一条中间之道,既不休养生息,但也不苛捐杂税、大兴徭役,而是朝廷直接投钱到百姓身上,用国家和金钱的力量令百姓焕发生机。 也可以认为,是国家与百姓联合起来,孤立中间最富裕的地主,是不是刚好避开我方才说得两种弊端。” 赵顼是直点头,又问道:“可国家财政有数,花钱的地方比比皆是,也不能一直都投钱给百姓,如何收回这回报来?” 张斐道:“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赵顼一愣,“这不是先生说得吗?” “是的。” 张斐点点头,“其实王学士的理念是非常正确的,只是他的做法是错误的。” 赵顼道:“莫不是治国先治吏?” “当然不是,治吏是一切的基础,吏政不行,就是再好的政策,也是行不通的。如果没有公检法,没有税务司,就是大兴水利,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那先生的做法错在哪里?”赵顼又问道。 张斐道:“王学士错就错在,太过直接,他的新政思想,是直接从百姓口袋里面赚钱,就如同青苗法,我比高利贷低一点利息借给你,高利贷赚的钱,让朝廷来赚。 这看似合理,但也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朝廷既是卖家,又是裁判,同时定价权,议价权,甚至于审判权,全都被朝廷控制,这种买卖是注定不可长久。店大欺客,就是这么个道理。” 赵顼又问道:“现在有何不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