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1022节 (第2/6页)
王安石也没有骗人,拿出不少钱来,投入到农田水利。 北郊外。 只见田边站着茫茫多百姓,他们都翘首望着远处一条沟渠。 忽听有人高喊道:“来了!来了!” 百姓们顿时踮起脚尖。 只闻远处传来哗啦一声响。 但见一道清澈的激流瞬间贯通了整条沟渠,这一整片田地,都将受到灌溉。 田边的百姓们顿时欢呼起来。 不远处的茶棚下坐着两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此二人正是苏轼和章惇。 苏轼看到那些欢欣鼓舞的百姓,却是叹了一口气。 章惇问道:“子瞻何故叹气?” 苏轼道:“我叹他们愚昧无知,被人狠狠戏弄了一番,还在哪里感动。” 章惇不明所以道:“谁人戏弄他们?” 苏轼问道:“章兄难道不知,这修沟渠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吗?” 我多问这句作甚。章惇嘴角抽搐了下,生硬地转移话题,“子瞻你这治水的手段,在我看来,是要胜过多数水利官,如今河北正在广招人才治水,子瞻可有想法?” 是金子真的在哪都会发光发亮,农田水利不是有钱就行,是需要技术的,而章惇在这方面不太行,好在有苏轼,他这一出手,将齐州河道治理的是井井有条,真的令章惇都心生敬佩。 正好大名府需要这样的人才,章惇想将苏轼推荐去大名府,也就是拉到王安石这边来。 “不去。” 苏轼语气非常坚决。 章惇好奇道:“为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