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1147节 (第4/6页)
见,立刻是出门相迎。 “晏先生,别来无恙。” “别来无恙。快,三郎里面请。” 入得屋内,张斐便道:“晏先生,你现在真是名扬天下,你那什么剿匪故事,还有什么打官司的故事,在京城也是非常火爆,几乎已经成为文人必读之物,也激发了许多小孩对于认字的渴求。” “哪里!哪里!晏某能有今日,全凭三郎当初的点拨,晏某实在是感激不尽啊!” 在晏几道心里,张斐可以说是他的一个伯乐。 最初就是张斐告诉他,借诗词写幕后的故事,如此才被赵顼看重,让他来邸报院,来到青州后,他又以此为基础,发展出短篇,不再拘泥于诗词,更偏重于现实。 这文人其实还是现实主义。 他将皇家警察、税务司剿匪和公检法审理的一些案件,写成故事,是大受欢迎。 事业署最初就是凭借邸报院在输血。 光轮名气的话,要胜过王安石他们,因为普通百姓也知道他。 张斐笑道:“但是晏先生也已经投桃报李。” 晏几道道:“此话从何说起?” 张斐道:“正是因为晏先生的故事,使得皇家警察形象深入人心,不但令百姓更加信任皇家警察,同时也提升皇家警察心中的荣耀感,故此目前为止,皇家警察表现的是越来越好。” 这可是大实话,关于晏几道的故事,确实对公检法起到很重要的宣传效果。 “哪里!哪里!” 晏几道很是羞愧道:“这或许只是无心插。” 张斐却道:“若是有心的话,晏先生可否有把握种出一片森林来。” 晏几道一脸困惑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