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106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1068节 (第2/5页)

许遵,但立刻被文彦博给反驳了。

    如果许遵出任庭长,检察长肯定就是张斐,倒不是说张斐不够资格,而是你们翁婿,一个当检察长,一个当庭长,公检法被你们家给垄断了。

    许遵自己也不答应,我女婿这么厉害,不是我当庭长,他也能赢,要是我当庭长,他天天赢,这不是黑幕,也成黑幕了。

    最终,还是决定暂时都不设,还是全由赵抃来管。

    由此可见,公检法真是外强中干,人才全在外面,京城连一个稍有资历的庭长都选不出。

    更有趣的是,这涝的涝死,旱的旱死。

    公检法空缺这么多,愣是找不到人来补,但二府三司六部的官职,却竞争非常激烈。

    经过整整一个月的反复争论,终于确定好人选。

    其中最具争议的,就是三司使的职位。

    王安石举荐的是薛向,但是文彦博、司马光他们是坚决反对。

    最终还是被薛向拿下。

    这主要是赵顼也偏向薛向,这其实是因为上回听证会,薛向表现的非常不错,赢得赵顼的欣赏。

    而枢密使则由韩绛出任,这是皇帝亲自点名的。

    与以往大不一样的是,以前同平章事是没有固定数量,三四个,四五个,都有可能。

    但这回就只设立两位。

    一位是王安石,另一位则是文彦博。

    而且根据规定,同平章事后面是要加荣誉职衔,这个职衔就是区分首相、次相、末相。

    加昭文馆大学士,就是首相。

    兼修国史就是次相。

    集贤殿大学士就是末相。

    在此之前,有富弼、曾公亮、文彦博、赵抃、陈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