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1 (第2/4页)
她生父略一思量之后,竟然也同意了,理由是反正不是去做妾,也不算委屈了闺女,而且还能攀一门权贵。 原主这样的性子当然不能同意,并且当时已经和长安第一茶坊的少东家傅子瑜定了终身,傅家世代行商,各地都有分号,虽然家大业大,但从古至今,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都是最低的。 到了傅子瑜这一辈,傅家便想令这个独苗考取个功名,傅子瑜的文采放眼整个长安都是出挑的,考取功名只是时间问题。 坏就坏在还不到秋试的时候,她便被许给了将军,而且她悲哀的发现,以她生父攀高枝的这一趋势,她和傅子瑜应是再无可能。 于是她搜集了这么多年攒下来的所有银钱,并令丫鬟偷寄了封书信给了傅子瑜,问他可愿放弃家业与她一起南下,等到功成名就之时再折返长安。如果愿意,她会在城郊的曲江池等他。 她没有写不愿意会如何。 因为后面没有等到他来,她跳了湖。 这些陌生的记忆出现在她的脑海里时,她出现了短暂的痛苦,李秋元心想原主这姑娘就是太过于刚烈了,所以才这样苦。 人么,总要像芦苇一样,风吹过来时懂得弯腰,才能保全自身。 如果她愿意时常在生父面前卖个乖撒个娇,只怕也不会被继母这样摆布。就算无法决定谁是自己的丈夫,起码也可以决定自己嫁不嫁。 也幸好时之神给她剧透这位老祖宗还是和心爱之人下江南成亲生子了,倒也算是修成正果,兴许陶家独子就是爱上了原主这样的风骨了呢? 唏嘘感慨完这位老祖宗的一生,李秋元已经快速的买好了祭品,又觉得腹内空空,便决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