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95节 (第3/7页)
有赵达一起去粮食铺。 到了粮铺才知道,原来县令大人秋收之时发了一些关于粮食的政令,各大商行不许私下收农民的粮食,农民若是要卖粮,送到平安镇的粮仓去,整个湖州的大米是统一十文钱一斤。 粮铺的粮价也被限制了,最高不允许超过十二文钱,且还限售,不允许商行大量囤积粮食。 往年的大米是六文钱左右一斤,十二文这价格虽然比往年也高了不少,但是在粮食短缺的年成里,这个价格算是很公道了,要是没有政令干预,粮商囤粮一个月后再放粮食出来卖,大米的价格怕是得到五十文。 到了那时,钱就不值钱了,粮食才是硬通货。 而由此产生的社会后果也会很严重,百姓有钱也买不起粮食,就成了流民,流民聚集容易起义造反…… 程弯弯暗暗给当今的朝廷点赞,粮食限价,能大幅度减少流民的产生,杜绝了不少后患。 赵达带了三百斤粮食来镇上,全部换成了银钱,他家中有病人,需要银钱治病,钱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赵老太太带来的四百斤粮食,一半换成铜板,另一半换成了粟米和黑面荞麦粉豆子等主食。 程弯弯照着做,一百斤大米最后变成了五十斤粟米、二十斤黑面、二十斤荞麦粉、二十斤豆子、二十斤藜子、二十斤陈米…… 第148章 在镇上采购 粮食换好之后,堆在了牛车上,赵达负责守着牛车。 程弯弯和赵老太太前往绣坊。 平安镇最繁荣的产业怕就是布庄了,大大小小的绣坊布庄有上十家,镇上许多小门户的妇人都在绣坊当绣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