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4 (第3/4页)
苏百川是第一个上前抽签的,一个月不见他的气色好了不少,右手还缠着绷带,活动起来却看上去没那么僵硬了。拆过签条,苏百川的眉心皱了皱,沉思了片刻才把签条递给了岳靖。 岳靖看了签条的内容,眼神颇有些同情,“苏百川,限时内制作仲尼古琴,要求古琴造型饱满,音色仿古。” 不止听了题目的众人咋舌,就连苏敏的脸色也不好看起来。 古琴的制作十分的复杂,再加上到了近现代时期的乐器多元化,专攻古琴制造的手工艺人已经非常的稀少。至于那些历史里流传于世的古琴匠者之流,在华国已经算是绝种了。 即使是考较手雕匠师的全能型水平,这题目出的也太刁钻了些。在场的诸位精通涉猎的领域都颇广,但要说能在没有参照物可寻的情况下凭空造出一把琴来,也实在是件难为人的事情。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即使不同于唐琴“体大、身圆、漆色富贵喜伏羲式”的特点,率属宋朝的仲尼古琴琴体要扁平狭小的多,可这对于废了一只手的苏百川来说,也仍旧是一件看上去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剩下的人也没能对苏百川同情多久,随着抽取的题目一个个揭晓,得了题目的人无不是或错愕或深思或面如土色。其中最让人费解和难以接受的,则是一个让制作棺椁的题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这段被引用做题目的话出自,意思是古代安葬,用薪柴把死者厚厚地盖住,埋葬在原野之中,不起坟堆,不栽树木做标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