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四章 命运多喘的大学 (第3/4页)
所有高等教育机构。设备和大部分实验室被带到德国,并在德国的大学之间分配,而华沙大学的主要校园变成了军营。” “你看带有德式建筑风格特点的就是当年德国人在这里时兴建的,和主体严重不搭。” “德国投降后,苏联人又接手一段时间。看到德国人的建筑就想要把他毁掉。可是德国人虽然建设的东西外观不行,但是质量绝对没得说。苏联人用炸药都没有把德国人留下的建筑毁掉。经过计算,想要把德国人留在这里的建筑全部毁掉,所需要的tnt当量会把整个校园夷为平地。” “最后炸毁建筑的提案被否决,可是苏联人想着德国人在这里留下了东西。他们也不甘示弱。这些俄式建筑就这样应运而生。” 听到安达丽拿-罗贝尔说的,不由让人敢想。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够拥有和平,那么怎么可能放下一张平稳的书桌。 看到华沙大学,让包子轩联想到了华夏西南联合大学。都是一样命运多喘、颠沛流离,可就是到了如此境地,照样可以为国家培养人才。大学还是要看老师和学生,建筑只是一个辅助。 回去之后要好好反省,在大学运营中不能做表面功夫。教书育人的主旨不能有任何改变,同经营企业要完全分开。 包子轩:“那这么说,波兰在五六年的时间里没有高等教育,甚至是没有教育。” 安达丽拿-罗德尔:“当然不是,这些根本无法抑制住波兰老师和学生学习热情。我的导师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教育那这个国家就没有任希望;一个民族没有教育,那这个民族也即将灭亡。” “虽然**德国的种族理论认为不需要波兰人的教育,整个国家都将沦为德国种族的未受教育的农奴。波兰的教育被禁止并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