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九章 稀土换设备1 (第3/4页)
虏伯家族秘密参加了德国的重新武装,1926年制造出第一批装甲车,两年后恢复生产大炮。 这时,小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已经成年,作为长子,他拥有家族继承人的一切权利。在胡格尔别墅中,他独自住着一层,身边有5个仆人。他在大学攻读物理和化学,并且在德累斯顿银行见习过。 1930年,他加入德国**党,第二年成为党卫军成员。他把希特勒看作洗雪1918年耻辱、复兴德国的主要人物。1936年10月1日,29岁的克虏伯被正式任命为负责重整军备的副经理。1939年他接替父亲执掌克虏伯帝国的大权,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时代开始了。 随后5年中,他尽心尽力地扮演着第三帝国军械师的角色。战争爆发之初,他在胡格尔别墅附近又建了一栋小楼,周围布有铁丝网,有武装哨兵把守。每天上午9时整,他乘车到达这里,工作到深夜。办公室挂着希特勒的肖像,下面写着“同元首在一起,直到胜利!”他独自一人在里面工作,晚上一边喝威士忌,一边抽骆驼牌香烟。陪伴他的只有仆人,没有朋友。如果不在这里工作,他就周游德国侵占的法国、乌克兰、波兰、荷兰、南斯拉夫等地。他赞成没收被占领国家的工矿企业,因此又控制了许多矿山、高炉。到1943年,克虏伯帝国直接或间接雇佣的人员已达20万,为德国军队制造大炮、装甲车、坦克、潜艇和各种轻武器。 战争开始后,克虏伯工厂的德国工人上了前线,代替他们的是来自欧洲各国的战俘,其中苏军战俘就达1.5万。从1943年起,克虏伯又开始大量使用遭流放的犹太人,在集中营附近建造工厂,战争结束时,“克虏伯奴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