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_第30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7节 (第8/9页)



    “为你们买衣买药,我已经掏五百钱了,我能为你们做的也就这些了,剩下的就看你们自己的。往后种棉花赚钱了,你们再好好养自己。”隋玉说。

    话落,赵西平和当地的农官带着四十六个形容潦倒、面容苍老的男人过来。

    “你们两帮人自己商量,能看对眼就结个伙组个家,都是自己抬脚走过来的,到了这个地步,谁也别嫌弃谁。明天收拾收拾,都跟我去敦煌。”赵西平说。

    “不是住在我们本地?”一个老头子问。

    “不是,你们是流动的,敦煌郡最先种棉花,明年大概会延伸到酒泉郡和张掖郡,到时候你们可以选择去哪个地方,也可以说是哪个地方需要人你们就要去哪里。”赵西平解释,“正好人都在这里,我把棉花的分成也讲一讲,棉花苗是赊欠给你们,种子算是你们自己买的,跟官府是四六分成。棉花丰收后,上交官府的比例是四成,租了地主的地,你们手里剩下的棉花再交三成作租子。打个比方,一亩棉花地收二百斤的棉花,上交官府八十斤,租子是三十六斤,你们到手可得八十四斤。”

    男人堆里响起一阵躁动,有人打听棉花是多少钱一斤,又问棉种能不能捏在他们自己手上卖。

    “棉种不能私卖,棉花和棉种由我们统一收,棉价是统一的。氎花夫人教你们种棉花,前两年的棉花要卖给她。”赵西平皱着眉压了压手,示意他们别再挑拣,他高声说:“现在你们再琢磨琢磨,愿意跟她们成亲并且愿意离开故土的就往前走。好好掂量,做了这个决定,往后就不由你后悔了。”

    人群里喧闹一阵子,最后有八个老头子离开了,他们不想死在外乡。

    事情落定,次日,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