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_第2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6节 (第4/7页)

文上的内容您比谁都清楚,您应该是最有判断力的。”

    陈老审视地盯她一会儿,末了,他垂下松垮的眼皮,说:“秋收快结束了,老朽的学堂也该开课了,该置办的可以着手准备了。”

    “您对学生有没有什么要求?”隋玉遂他的意,转移了话头。

    陈老摇头,“不外乎是官家或是富家子弟,有人找上门你们不用为难,多三个五个无所谓。老朽教得粗浅,且男女同堂,过了那阵新鲜感,待不住的人会自己离开。”

    隋玉道声谢。

    过了两天,趁着刮大风的时候,奴仆们扬了麦子里的灰和碎屑,麦子装袋后,接着继续压黄豆。

    上交给官府的黄豆全是摘下来的豆荚,自家的四成不用费那个精力,直接割了豆杆驮回来,一样用骆驼拉石碾子碾压。

    所有的粮食入了仓房,豆杆、麦秆、高粱杆、黍米杆全部堆成垛后,炎热的深秋迅速过渡到凛冬。

    “西北边的冷风翻过天山,不消几日就吹到敦煌了,所以我们这边的冬天来得又疾又猛,前一天穿单衣,后一天可能就穿上袄了。”隋玉跟陈老解释,“考虑到您年纪大了,又是初次来敦煌,我担心您受不了这里的冬天,我打算给您砌个火炕,只要烧火,屋里温暖如春。”

    “学堂里也砌一个。”陈老说。

    隋玉有些迟疑,犹豫两瞬,她点头答应了。

    陈老看出她的犹豫,问:“有什么问题?”

    “没有。”隋玉摇头,“这几天您搬去隔壁客房睡,或是火炕设在旁处?我还没砌过火炕,可能要多试几次,这期间挺吵的。”

    陈老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你们也没用火炕?”

    “敦煌树少,经不住大肆砍伐,而火炕又费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