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想法系列之番外:史上唯一飞升者。 (第10/25页)
皇宫内建有藏书的石室,作为中央档案典籍库,称为兰台。 太卜则是九卿之首太常的属官,负责为国家大事卜问。 藏起来了……刘歆整理出了几十部古文经典,都得以流传,这事实上也正是让他校书的目的——便于流传。 结果这两部与易经并列的夏、商人所用典籍,竟然被束之高阁…… 然后,你们懂得,流传度不广,就容易失传。 第三劫来了。 东汉末年,董卓一把大火烧了洛阳…… 我不知道有没有把这两本典籍烧掉,毕竟当时有不少文人,比如蔡扈,就去抢救了不少典籍。 《归藏》放的比较偏僻,可能被少了,但《连山》在兰台,是重要的藏书处,应该被抢救了。 可惜,这还没完。 第四劫,西晋永嘉五年,匈奴等攻破洛阳,杀晋官民三万余人,掳晋怀帝,焚烧洛阳城,洛阳化为灰烬。 行了,这次不会有人抢救了,上次董卓是迁都,这次直接是屠城,不知多少典籍被毁。 至此之后,《连山》、《归藏》失传。 说了这么多,你们可能会奇怪,都失传了,为何还说嫦娥,最早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是《归藏》? 因为这本书,失传了一千多年后,在我出生的那一年,从湖·北挖出来了…… 那是战国时期的一座楚墓,除了棺材,没有青铜器,没有黄金,没有美玉,只有一些陶器,和一堆竹简陪葬。 竹简中,都是夏商周的上古文献,其中就有商之易《归藏》。 历朝历代,战乱无数,不知道多少古文献遗失,以至于到了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夏商周乃至上古的文献,微乎其微。 以至于我们了解上古先民,大多只能从汉代及以后的人所说的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