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7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70节 (第4/6页)

府一边巡逻考场,也是有些尴尬的。

    皇帝的命令传到福建,从福州府到南平县,所有的正印官都想着憋出一份策问,能一举被皇帝看中,一步登天提拔要职,一展生平所学,为国家平定海疆!

    可是在书房憋了几天之后,方知府也歇火了。

    要是这策论这么好些,那些专门干进言的科道言官早就被皇帝采纳了,也不会轮到他们这些官员上书。

    方知府抓耳捞腮了半天,最后还是女儿方若兰给了一个主意。

    为什么不让府试的学子帮着想办法呢?

    一人计短,多人计长嘛。

    万一这些府试的学子有写的好,到时候再用在自己的奏章中不就行了。

    方知府茅塞顿开,立刻采纳了女儿的建议。

    他也让人放出风去,让学子们重视第三场的策论,不能随便糊弄一份交上来。

    不过这篇策论其实也不算是难为延平府的学子,毕竟倭乱这种事情算是福建读书人日常讨论的问题了。

    喝了酒之后,读书人都会畅论平倭之策,幻想自己羽扇纶巾,谈笑间倭寇灰飞烟灭。

    老键政话题了。

    苏泽想到了方若兰,既然方知府求策,那就好好给他写一道策吧。

    苏泽想到的自然是赵文华的《上平倭七事疏》,也不知道现在赵文华有没有上书,这篇平倭策论依然空洞的,但是比起其他大臣的上书,有两点打动了皇帝,所以赵文华才能被委派巡视江浙,而后靠着诬告张经,进一步获得了平倭的主导权。

    现在皇帝让东南沿海地区官员都上书,如果方知府的进策被皇帝采纳,是不是也会高升?

    上一次看方知府对付蔡员外,苏泽也知道他是个好官,这样人如果能参与到指挥抗倭中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