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7 (第2/4页)
不夸的。十几年前北疆叛乱,朝廷三次出兵平判, 历时五年之久, 朝廷军费吃紧,当时朱景自己砸锅卖铁为朝廷筹集军粮, 更号召晋中商贾捐钱捐物,资助朝廷战事。北疆平判之后,陛下亲书‘义商’两字赐予朱景。那时,他也不过三十出头, 称得上贾中俊才。” 陈府尹叹道,“可惜的是他才干出众,偏生无后, 到而立之年, 房中几个姬妾, 连带朱太太都无所出。朱景膝下犹空。倒是他的母亲, 仙去的朱老太太四十五岁时有了身孕,生下的就是朱晚。年高有孕, 朱老太太产后就撒手去了。朱晚便养在朱太太屋里,说是小叔子,也跟自己儿子差不离。这事也奇,朱晚五岁的时候,朱太太突然有了身孕,朱景朱老爷欣喜至极,十月后朱太太产下一女,就是朱家这位名阅的姑娘。” “我找来朱家族人,朱家近亲,还有朱家在帝都的邻居,还有朱家常交往的朋友,都问过。朱晚朱阅平时的关系如何,都说挺好的,一个小叔叔,一个大侄女,自小一起长大,朱晚很疼这个侄女,朱阅也很敬重小叔,朱老爷临终前,当着朱家几位族老的面,拉着朱晚的手说,以后这家就交给你了。说完这话才闭的眼。”陈府尹仿佛遗憾抑或感慨,“谁晓得他们竟然为了家产把官司打到帝都府了!” “那到底为什么争执家产?”难得阿府尹这么细致的说了一通朱家的家长里短,可要紧的打官司的原因是一句没说。穆安之亏得是打小在庙里生活,有的是耐心,他只是懒洋洋的把话题引到症要处,顺手给自己添了碗茶。 “原本没有争家产,因为朱家几个族老也听朱景说过身后的安排,朱家粮铺让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