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4 (第3/4页)
就不好说了,没准辛苦打拼下的家业转眼就变成女婿家产。 这种事并不少见,两人每每想到这些,就打心底犯嘀咕,唯一的办法便是教导招婿的女儿性子强悍一些,只是这谈何容易? 他们也不能光为自己着想,而半点不顾女儿。这要是招不到合适的上门女婿,最终全要嫁出去,过刚的性子进了婆家那可是大忌,怎么把握好这个度,对于没多少见识的两夫妻来说,实在是有些难为他们。两人完全就是凭本能在教孩子,还得避着父母行事,难度进一步加大。 现在好了,沈家开的书院要把所有十六岁以下五岁以上的娃子都招进去,还男女不限,这对两人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 不用整天在家里干活,自家闺女就能少受一些长辈的影响。整天被人骂赔钱货之类,他们作为父母听了都难受得紧,更不用说自家闺女。要不是他们后来意识到不对,背地里常常为闺女打气,自家娃怕是早就养成软弱可欺的性子,这样别说当家,就算嫁人也只有受欺负的份。 去书院不但能学到知识,还能远离家人不合适的言传身教,两夫妻真是求之不得。 有人欢喜自然有人不大满意,连个女娃子都能上学,还怎么凸显生了诸多男丁的媳妇乃至他们一整家的地位? 可惜,再不满,他们也得憋着,沈家两位爷下的命令可没有他们置喙的余地,他们最多背地里发泄一下情绪,当面谁也不敢质疑东家的做法。 方天林当初雇人的时候就曾说过,他会办一所学堂,各家孩子人人都有份。这种好事,大家自然不会往外推,一个个都乐呵呵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