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86节 (第6/6页)
下巴。苏轼居然想问青天,明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这这这,光是这第一句,就饱含哲理。有屈原《天问》的色彩啊!” 第50章 苏轼居然被称为圣人? “等等。”高适像是想到什么:“太白兄,你的《把酒问月》里面也有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是不是有……抄袭?” 李白轻声咳嗽:“这是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叫做抄袭?要你这么说,那我跟王维都写了一句侠骨香,那我们还互相抄袭了? 这么写的人太多了,是你见的太少。” 高适哦了一声,有些恍然:"原来如此。" 李白望着天幕,怀揣着好奇之心,到底什么样的词才能让后人都不敢写中秋咏月词? 紧接着,他眼睛亮了起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痴凉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苏轼想去天上却觉得太寒冷,并不贪恋月宫的美丽,感觉还是人间好,难得有这样肯脚踏实地的人。换成是我,早就要上月宫逍遥快乐去了!" 高适忍俊不禁:“太白兄,你太促狭了。” 李白脸上含笑,喝了两口酒,倍觉畅快淋漓,心中有些满意,可不多。 “这上阕写得不错,可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还不能被称为千古第一咏月词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话确实有哲理。 不过张若虚写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也写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