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八十章 统统拖到午门外,斩首示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统统拖到午门外,斩首示众 (第4/5页)

罪名,怎么赦免呢?

    意见篓子可以,但是说话的时候,得拿捏点分寸。

    不要和朝廷、皇帝对着干。

    否则下场就是关进笼子里,再也无法出来,摇唇鼓舌。

    有些底线,是不能碰的。

    于谦出列高声说道:“陛下不以好恶定是非,定行止!臣为陛下贺,为天下贺!大明有此英主,何愁不兴。”

    他站出来支持了陛下的决议。

    是因为他忽然想到了小时候的一件小事。

    他是钱塘人士,那年发了大水,洪涝遍地,钱塘县衙处于高地,没有受灾,钱塘县令,紧闭县衙大门,怡然自得。正所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下情上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陛下不想被蒙蔽的想法是极好的。

    盛怒之下,还能克己忍怒,没有立刻斩首凤阳诗社的人,殊为不易。

    “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众人言未必得,一人言未必非,则公论日明,士气可振,国事可期。”于谦再次俯首说道。

    议论国事,只看大是大非,不看个人好恶。

    众人都在说的,未必一定会有收获;一个人说的,未必都是错的,只要大家都来讨论,这道理,自然是越辩越明白,提振国朝士气,国家大事,自然便可以期许了。

    于谦旗帜鲜明的支持了皇帝的处理决定,并讲出了自己的根据。

    徐有贞悻悻归班,他居然觉得自己还是赶紧去治水为妙!再这么待下去,怕是小命不保啊!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卢忠俯首归班,他站在最后面,是在廷文武里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