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诚的挽歌 (第4/5页)
王恭厂的大工匠们的土法炼焦,固然可以得到燋炭,但是其灰分极高,呈现出的样子就是白灰色,惨白丝毫没有质感。 一炉至少要8到10天,每次炼焦都是烟尘滚滚,极其呛人。 朱祁钰经过了数次观摩之后,终于敏锐的发现了问题的关键,炼焦的过程本身是一种高温干馏的过程。 而焦炭在炉里,先是要经过脱水分解,随后热解,最后缩合碳化。 这个高温干馏的过程,王恭厂的大师傅们,按照过去的经验,将炼燋和燃烧物放在了一起,火太大,就把焦炭点燃了,火太小的结果就是超长时间的干馏碳化。 朱祁钰让人打造了全新的焦炭炉,核心共有三个。 两个燃烧室位于左下方和右下方,而炭化室则在正中央,三个核心室成品字形摆放。 炭化室是用的耐火砖打造,而两端则是内衬耐火材料的铸铁炉门,一册可以用推车推入煤车,另外一侧则勾出已经碳化好的煤车。 在燃烧室下则是蓄热室和进气道,为的是保证温度和减少燃料消耗。 王恭厂距离大明皇宫仅仅不到两里地,不到一千米的距离,在城中,为了保证大明京师百姓的呼吸道,燃烧室和炭化室的烟气都会排入蓄水塔之后,再排出。 朱祁钰迫切的希望这次的炼焦可以成功。 他已经等了两天两夜,甚至连批阅奏疏都是在王恭厂进行,虽然中间休息了两次,但是也会猛然从睡梦中惊醒,来到炉子前,张望一番,才会回去继续休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