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五十一章 朕有个想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朕有个想法 (第3/4页)

是教条主义者,虽然优待俘虏,是后世一项功德之事,但是大明的情况完全不同。

    哪怕大明之前的马军精锐,比如鞑靼马队,就是蒙兀人为主的骑兵。

    土木堡惊变,死在鹞儿岭之战中的皇亲恭顺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率领的精骑鞑靼马队,是大明的精锐。

    他们负责“探虏声息”,作为斥候使用。

    但是这一批胆敢攻打京师的瓦剌人俘虏,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既然敢来攻击,自然要承担战败的惩罚,挖煤已经是他们最好的下场了。

    这是战争,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

    比如七下西洋的郑和,就传闻是云南战俘。

    “刀快点。”这是朱祁钰最后的仁慈了。

    朱祁钰又看向了那些被抬回民舍的大明军士们,那些大部分都是大明军士的尸首,收敛尸首,是胜利者一方的权力,战败的人,连打扫战场的权力都没有。

    朱祁钰忽然想到了土木堡大败,那大明军士们的尸体呢?暴尸荒野,被野兽拖食,或者腐朽之后,满是虫蚁无人问津。

    朱他不由的打了个冷战。

    “大明这些军士,有什么抚恤吗?”朱祁钰问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军士为国而死,战后抚恤乃是重中之重。

    于谦听到朱祁钰的问题,赶忙说道:“阵亡病故军给丧费一石,赐复五年,在营病故者半之。”

    “士卒战伤除其籍,赐复三年。将校阵亡,其子世袭,加一秩。”

    “打仗的时候无论是阵亡还是病故,皆以战亡算,给丧葬费一石米,赐五年饷做补偿,若是非战期间,就只有一半。”

    “如果战阵负伤,则除其军籍,赐三年饷做补偿,将校阵亡的话,嫡子世袭爵位,并且官加一个品秩。”

    于谦解释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