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骨_1776 小众屏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76 小众屏幕 (第4/5页)

心理探讨,继“七宗罪”之后,大卫-芬奇再次尝试解读那些杀人凶手背后心理扭曲的原因,却比“犯罪心理”还要更进一步,视听效果的气氛营造赋予了剧集一种电影质感,而剧本所呈现出来的社会观察更是令人反思。

    满打满算,蓝礼目前也只是挑选出了八部作品而已,剧集数量远远低于了电影数量,但换一个角度来说,电影项目需要考虑到成本、制作、发行以及收益等等多个环节;但剧集却只需要看中了之后,立刻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这就显得简单快速了许多,唯一的问题就在于:电影制作出来可以进院线,剧集制作出来却应该在哪里播放呢?

    相较于电影来说,剧集的指向性都更加鲜明一些。

    比如说,“怪奇物语”就是达菲兄弟正在寻找投资;再比如说,“心灵猎人”就是大卫-芬奇酝酿已久的项目,虽然说“纸牌屋”也是他执导的作品,但其实大卫-芬奇执导的集数非常有限,而他更多精力都集中在了“心灵猎人”之上。

    再比如说,“罪夜之奔”是金牌编剧斯蒂芬-泽里安执笔的,这位撰写了“辛德勒的名单”、“纽约黑帮”、“碟中谍”、“龙纹身的女孩”等作品的编剧,他也首次来到了小屏幕,希望能够寻找事业的全新局面,他目前正在与HBO谈项目。

    换而言之,剧本出炉之后,这些剧集都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整个脉络和框架都更加清晰也更加直接,随时都可以直接投入制作。

    因为剧集指向性比较明显清晰,所以每一个剧集下面,蓝礼都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剧情概括,其实也就一两句话而已,至少不至于摸瞎——因为电视剧集的剧本肯定不止一本,安迪和安德烈进行二次挑选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办法一本一本全部看过去,着实太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