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70 配合演出 (第3/5页)
饰演“迅猛龙”配合演出的演员。 在这里的部分场景也是有讲究的,导演可以选择让蓝礼完全对着空气演出,后期全部通过电脑特效把恐龙制作出来,但这容易产生表演失焦的问题——因为没有参照物,蓝礼没有办法准确对准焦距,表演也就容易变得虚浮起来。 “魔戒”系列电影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Ian-McKellen)就是如此,因为霍比特人的身高非常矮,甘道夫又必须进入霍比特人的屋子里,这也使得霍比特人的扮演者们无法在室内舒展开手脚,最后只能是伊恩对着空气讲话表演。 后来在幕后花絮里,伊恩就说,“我真的很寂寞”,因为大段大段的戏份可能都只有他一个人面对着摄像机聊天,那样的表演经历确实……一言难尽。 但伴随着拍摄科技的不断更新进步,这也使得科林可以选择当下最为先进的动作捕捉技术来完成迅猛龙的拍摄。 其实动作捕捉技术的第一次成熟运用也是在“魔戒”系列之中——他们制造出了咕噜的形象,而过去十几年时间里,这一项电影拍摄技术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全面发展,并且通过“阿凡达”达到了一个巅峰,而后的“猩球崛起”系列里更是把所有人猿角色全部使用动作捕捉技术来完成拍摄,堪称是划时代的一部作品。 比起电脑特效打造出来的拟人形象,动作捕捉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真人演员的优势,进一步完成拟人化,让屏幕形象具备更加生动也更加细腻的动作、表情以及神态等等,简单来说,就是赋予那些屏幕形象更多“人性”。 当然,这一份“形象”的逼真,却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侏罗纪世界”项目的预算成本还是没有能够达到“阿凡达”的量级,又没有办法像“猩球崛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