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55 束手束脚 (第2/5页)
一方面是来自意大利的本土内部多重压力,经济不景气、产业内部派系斗争不断、新生代的关注与支持力度薄弱、创新能力下降,意大利电影的整体质量明显下滑,就连整体文化氛围都已经衰落了下去,这对艺术创作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昔日的欧洲电影王国现在已经风光不再。 但偏偏电影产业的内部顶尖人士又拒绝接受事实,拒绝与时俱进地跟上世界脚步,对产业的发展缺乏了解,始终把视线集中在了本土范围内,不断向威尼斯电影节施压,希望电影节能够更多地支持本土电影,甚至是让本土电影重现荣光——可是,他们又无法效仿柏林电影节那样设立官方基金会,支持本土电影,因为……缺钱,然后就陷入一个死循环,进而导致了诸多问题。 威尼斯电影节每一年的参赛和评选都需要面临严峻考验——评审团的选择、参赛作品的挑选以及本土媒体的态度等等都无一例外,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电影节对优秀作品的吸引力。 就好像阿尔贝托想要邀请蓝礼担任评审团成员,他就必须面临国内从业人士们以及机构高层管理的压力,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意大利之外的多重压力,戛纳电影节逐渐开拓出了自己的特色,渐渐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中脱颖而出,自成一派,每年报名戛纳的作品都多如牛毛,对定位稍显模糊的威尼斯形成了更多挤压;同时,多伦多电影节快速崛起、全面赶超,继而在北美地区站稳脚跟,充分利用地理层面的先天优势抢占市场,两个电影节一前一后的档期,进一步抢走了威尼斯的观众和作品,这也使得威尼面临着全面夹击的困境。 从报名参赛作品的质量和数量来看,威尼斯都没有能够展现出足够优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