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骨_1455 来龙去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55 来龙去脉 (第2/6页)

间维度之间的雄伟和渺小,尤其是剥离了年龄与外貌等固定秩序所带来的束缚之后,回归灵魂深处最纯粹的情感交流,这也透露出一股挥之不去的孤寂。

    人类,孤独而来,孤独离去,是不是每一个人究其一生,终究还是孤独的?

    电影没有给出答案,而是留给观众细细品味。无疑,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一次大胆尝试,将“盗梦空间”之中作为支线的情感羁绊,用作“星际穿越”的主线来讲述故事,从科幻和宇宙的维度与高度重新落脚于人类最根源也最本质的情感之上。

    这是克里斯托弗最出色的作品吗?

    显然不是。

    电影上映之后,引发了诸多争议,许多人都开始质疑电影理论基础的合理性,认为后半段的故事出现了诸多破绽和漏洞,然后开始以理论知识来攻击电影的整个框架与立意,甚至斥责电影的构想是荒谬的。

    但事实上,整部电影的所有理论——包括了故事剧情的理论以及电脑特效的理论,全部都来自于基普-索恩的推演与计算,换而言之,每一个故事的走向以及每一个画面的变化,这位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都亲自进行了计算,并且与自己的同事展开了深入讨论,最终才呈现出了观众在大屏幕之上看到的成品。

    当然,科学讨论本来就存在分歧和争议,基普-索恩也不见得就是百分百正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影代表了目前研究成果的一个理论分支,有理有据,这是毋庸置疑的,所有的理论都是经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