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14 花式赞扬 (第2/5页)
择问题:到底是选择成为英年早逝而众叛亲离的艺术大师,还是选择成为安享晚年却无人知晓的普通人?电影通过安德鲁的故事给出了答案,同时也折射到了三位核心主创人员的身上,打破次元壁的束缚,在现实生活中诠释出了另外一层深意。 这也成为了观影结束之后余韵汹涌的另外一层反思,同时也点明整部电影的灵魂:演员。 电影之中的爵士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表演艺术,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却在自我探索和自我突破过程中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是殊途同归,这也使得电影角色与现实演员之间,产生了互相呼应、互相影响的一个过程,悄悄地打破了大屏幕所建立的虚拟壁垒,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艺术升华的震撼与洗礼,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交织错位,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 2010年,一部’黑天鹅’让观众们感受到了艺术蜕变所造成的痛苦与煎熬,那种近乎人格分裂的挣扎制造了强大的心理惊悚,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的氛围掌控力赋予了电影独特质感;但整体而言,阿罗诺夫斯基还是选择了落脚于心理层面,将自我、本我、超我的对峙与纠缠诠释出了与众不同的奇妙质感,却也削弱了艺术突破和艺术创造的挣扎。 这一次,查泽雷在’爆裂鼓手’之中则将主要视线焦点落脚于艺术桎梏之中的冲撞和突破,从架子鼓延伸到表演,通过两位演员的对手戏张力,层层推进地创造出了一个无与伦比也难以复制的独特思维空间,让观众能够深刻而直接、确切而真实地感受到艺术突破过程的撕裂与痛苦,进而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艺术创作过程中灵魂的张力与重量。 整个创作出发点的区别也带来了观影感悟的不同,尽管两部作品的导演和演员都非常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