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72 绵里藏针 (第3/6页)
“教父”;丹尼尔-戴-刘易斯,第一次得奖是1989年的“我的左脚”,第二次得奖是2007年的“血色将至”。两次得奖都间隔了足足十八年。 无疑,布莱德利的比喻是更加恰当的,但这却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调侃蓝礼必须等待十八年才能等到自己的第二座小金人;另一层是赞誉蓝礼将达到马龙或者丹尼尔的高度,真正地成为载入史册的顶级演员。 于是,蓝礼才做出了如此回答。 欢笑之中,蓝礼和布莱德利离开了时代广场的繁华位置,沿着街道,一路朝着下/城区的方向前进,没有安坐下来,而是如同朋友一般地在城市里漫步。 “就好像’曼哈顿’一般。”布莱德利半开玩笑地调侃到。 这是伍迪-艾伦的经典爱情电影,在曼哈顿之间穿行漫步,却在絮絮叨叨的话唠之中勾勒出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以及爱情感观。 蓝礼轻笑出声,“你应该把这句台词用在约会场合之中。” “哈,我的约会对象都不理解伍迪-艾伦。”布莱德利遗憾地耸了耸肩。 蓝礼也不反驳,“没有多少人懂得伍迪-艾伦。对了,不久之前,我遇到了罗南-法罗。”意外提到了伍迪-艾伦,唤醒了蓝礼的记忆。 布莱德利轻轻颌首,眼神里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神色,“他是一个聪明的小伙子。接下来准备到牛津大学进修。” “可以预见,未来纽约又将出现一名重要人物。”蓝礼点到为止地说道。 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