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22 反应迟钝 (第2/5页)
更加狂热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 你们不喜欢?没有关系,我喜欢,这就足够了,这也是唯一需要在意的事情。 电影和其他所有艺术都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品位,同样一部作品却能够在不同受众身上折射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因为别人喜欢而选择喜欢,那是跟风,甚至可能自己都说不出它的出色之处;因为自己喜欢而认定喜欢,那才是欣赏,可能只是因为自己与艺术品之间产生了共鸣,属于自己的共鸣,这才是最重要的。 艺术的欣赏就是如此,坚持自我,提炼自己,进化自我——有时候,自己喜欢的作品可能刚刚好触动到了主流大众的兴奋点;有时候,自己喜欢的作品可能全世界都没有人知道,就连创作者自己都已经遗忘了;有时候,自己喜欢的作品却恰恰遇到了另外一个人也喜欢,于是两个灵魂之间就产生了羁绊。 与主流和小众无关,与自己有关,这才是欣赏艺术的正确方式。 这太自私了?太主观了?太自我了?但艺术与审美、观念与品位、喜好与偏爱,这本来就是一个诞生于主观的意见,不是吗?就好像有人喜欢苹果而有人则喜欢香蕉一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灵魂。 没有人需要为自己的艺术欣赏品味道歉,坚持自我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格拉汉姆的脊梁越发坚挺起来,那股狂热和躁动正在冲破胸膛的束缚,破茧成蝶,内心深处的感动与共鸣,此刻全部都通过掌声传递出来,堂堂正正地向所有人展示着自己对这部作品的支持与热爱。 “啪啪。啪啪。” 即使他就是孤家寡人那又如何?堂吉诃德从来就不是主流大众,即使今天的中/国剧院只有他一个人,那也没有关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