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60 创作倦怠 (第4/5页)
坐在沙发上,下巴耷拉着,没有看向蓝礼,而是认真侧耳倾听着,“又或者说我们开始学会阅读生活了。” 蓝礼和安迪的视线都朝着鲁妮投射了过去。 “法国人总是如此,每一天都在阅读,每个人都在思考,哲学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为什么幸福又为什么悲伤,为什么活着而活着又有什么意义,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工作是什么,艺术又是什么。” “也许,以前只是单纯热爱着表演,而现在,则开始尝试理解表演,以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解读表演的内涵。那些技巧、那些情绪、那些瞬间,到底赋予了角色什么,又赋予了我们什么,我们的哪些部分与角色融合在了一起,现实与艺术之间的界线又应该划在哪里。诸如此类等等。” 然后,鲁妮歪着脑袋,目光明亮地看向了蓝礼,“这些问题,你可以告诉我答案吗?”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磕磕绊绊、跌跌撞撞了一圈之后,蓝礼的表演生涯开始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窥探到殿堂级别的更多东西,那些疲倦与困顿,只是迷失方向之后的短暂阶段而已——有些人,一辈子可能都无法触碰到如此阶段;有些人,一辈子可能都被困在这个阶段;只有非常非常少数人,能够再次完成破茧成蝶的蜕变。 演员与戏骨之间,区别的不是表演技巧或者表演热情,而是对表演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诠释。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思考,结合人生的沉淀与反思,进而折射在艺术作品之中,最终形成属于每一位创作者自己的独特感悟,每件艺术品,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表演,也是如此。 只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