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13 旧日重现 (第4/5页)
,那些光线、构图、视角与演员的表演融合在一起,细细讲述那些隐藏在深处的涌动暗潮,将反思的空间留给观众,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做法。 但现在有一个问题,这是一部商业电影,加里斯不可能如同泰伦斯-马利克一般一点一点地细细雕琢镜头,甚至不可能花费太多时间在情感的叙述呈现上,否则就将陷入煽情的窠臼——迈克尔-贝就是不好的示范。 分寸,尺度,分量,这就是加里斯诸多想法之上的枷锁,这也使得他束手束脚起来,最终构想出来的画面和表演也就被蓝礼否定了。 那么,蓝礼又有什么想法呢? 这无疑是一个难题。 “地心引力”的结尾给予了蓝礼灵感,在电影的最后,瑞恩-斯通死里逃生,跌落湖水之中,如同回归母体一般,然后一步一步重新摆脱母体,如同猿人进化成为人类一般,再次学习用自己的双腿站立起来,最终顶天立体地依靠双脚直立。 阿方索-卡隆仅仅只用了一个镜头,就将人类与地心引力之间相互依存却又相互排斥的关系呈现出来。 现在,“侠盗一号”是否也可以如此呢? 导演技巧方面,蓝礼无法要求加里斯模仿阿方索——也没有必要,但表演方式层面,蓝礼和菲丽希缇却可以借鉴思路,另辟蹊径地寻找到呈现方式,而后,两名演员展开了讨论与排练,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之中吸取经验,试图寻找到更加适合的表演方法,举重若轻地为电影画上一个完美句号。 反反复复的彩排,他们的确找到了一种呈现方式,但讨论仅仅只是讨论,纸上谈兵终究无法真正感受到实际效果,最终还是需要站在“舞台”之上呈现,这才是真正的“闪耀时刻”—— 看看加里斯的镜头到底能够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