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77 开幕影片 (第4/5页)
和威尼斯三大电影节终究还是艺术作品的展示舞台,即使商业氛围最为浓厚的戛纳也不例外,进入主竞赛单元的作品更是得到了艺术总监和选片委员会的认可,如果能够得奖,那么势必就将立刻进入颁奖季的体系之中。 这一切,似乎已经渐渐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恰恰与商业电影是背道而驰的。 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这部作品同样由华纳兄弟负责制作发行,他们将电影定位为具有艺术气息的商业电影,“艺术”是形容词前缀,“商业”才是主语,换而言之,华纳兄弟还是对电影票房报以了巨大的期待。 于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登陆了戛纳电影节,作为开幕影片,揭开今年电影节的大幕,但是电影却不进入主竞赛单元,与艺术电影划清界限。 一来,华纳兄弟可以利用电影节的平台,曝光率得到了保证,为作品展开宣传,良好的口碑反馈也有助于后续宣传工作的展开;二来,电影又不会陷入艺术窠臼,反而能够带给观众一种“质量保证”的假象,进一步为票房创造空间。 事实上,伴随着电影市场商业化的进程,现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经常都会做出妥协,以具有艺术气息的商业电影前来开幕,制造人气、吸引目光,即使是柏林电影节也不例外。 今年年初的柏林就选择了“一代宗师”作为开幕影片——但不参加主竞赛单元;而戛纳就更加过分了,为了制造话题,甚至不考虑作品质量,经常性地挑选大牌演员或者大牌导演的商业大片作为开幕影片——反正不参加主竞赛单元,只是为了制造话题而已。 当然,同时作为开幕影片兼主竞赛单元的作品,尽管不多,但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2018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就选择了阿方索-卡隆的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