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41 策略失误 (第2/5页)
休斯顿地面支持的独立飞行、切换不同国家飞行器等等剧情细节却是脱离实际状况的。不过,电影之所以为电影,就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作,继而达到娱乐和熏陶的效果,因此,加勒特还是非常喜欢“地心引力”这部作品。 当初,“地心引力”上映的时候,同样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和驳斥,但加勒特的解释说明还是说服了观众,这也为电影的票房爆发埋下了伏笔。 可是,“星际穿越”的漏洞着实太过明显,想要忽略都无比困难。 第一,大型虫洞很难存在,人类也无法穿越虫洞;第二,进入黑洞之后,所有一切都势必被撕裂,根本不可能活着出来。 这也使得“星际穿越”在各大专业论坛以及社交网络之上成为了无数人的吐槽对象——与“地心引力”的严谨相比较,诺兰兄弟在剧本设置层面上就遇到了无法绕过去的明显理论漏洞,这也令无数观众们吐槽不已。 尤其是那些不懂装懂的仇恨者们,恨不得揪着一个错误就把“星际穿越”死死地踩在脚底,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专业”,以及比诺兰兄弟还要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嚷嚷着“就连这个基本常识都不知道还写科幻剧本”,得意洋洋地卖弄着自己的存在感。 不过,争议之所以是争议,这也就意味着反对者的另一边还有支持者。 “星际穿越”所呈现出来的太空画面无疑是科幻电影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页,诺兰首次在大屏幕上呈现出了美轮美奂的虫洞与黑洞影响——而所有模型全部都来自斯蒂芬-霍金的原型,将那些课本和论文里的理论知识全部呈现在了画面上,其中的震撼不言而喻,而那些理论漏洞也成为了好莱坞电影的美化部分。 更进一步,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