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绵老乡的遭遇 (第3/5页)
族人一样,大家又坐在一起喝黄酒。女主人和她的两个女儿坐在门外晒太阳。我对男主人很感兴趣,虽然他面容憔悴消瘦,但他在与我交谈时思路非常清晰,他那一口流利的四川话令我费解。 突然,我脑海中出现一个闪念,眼前这位瘦弱的男人不是本地人,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和我一样,是从远方到这里来的异地人! 在我的一再询问下,男主人终于道出了实情。 男主人姓陈,真实年龄仅36岁,不是门巴族人,而是一个真正的四川人,老家在四川绵阳。 1985年的初秋,墨脱县靠近印度边境的边防站复员了一批老兵。这批复员的老兵自穿上军装站在边防哨所的岗位上到脱下军装复员离开岗位,几乎就没有去过墨脱县。在归途中,大家都想去墨脱县城看看。这位绵阳老乡揣着自己的档案,随大家一起走进了四面环山的墨脱县城。 墨脱县县长是位地地道道的门巴族人,他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代表全县人民感谢子弟兵为墨脱县的发展做出的努力。据说县长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把墨脱县城的未来发展远景描述成了“花果山”县长那特别激动人心的话语中有一段是说,在几年内国家将修筑一条广阔的公路,横贯墨脱县城的东西,东起波密县,西至素有西藏江南美称的林芝地区。当然,县长也没有忘记提出,希望这批正值美好年华的复员军人继续留在墨脱,为墨脱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复员老兵们在县城呆了两天后,终因如院坝似的县城太小,没有想象的空间,而三三两两地离开了墨脱。偏偏23岁的绵阳老乡在会后多问了县长一些有关墨脱发展的问题,墨脱县县长很留意这位血气方刚的绵阳小伙子,并希望这位四川小伙子多住几天,以便对墨脱进行更深入细致的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