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四一章 大决战(五) (第3/7页)
备。一方面,这是第七军正面对抗宗翰部队的最后机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襄樊等地因戴梦微的反叛引起的局部失利——若不打这一仗,包括齐新翰,包括那一片汉军的反抗力量,都会非常难受。 宁毅能够看懂这中间的必要性,但另一方面,尽管在早先的比武作战和战术论证中,对于第七军的战力有所估计,但演习和讨论是一种情况,真正拉到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又是另一种情况。两万打九万,一个不好落入对方陷阱里,全军覆没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而且不小。 随着渠正言对剑阁的攻坚展开,西南第五军内部的兵力,就已经在进行一丝一缕的调动了。宁毅犹如吝啬鬼一般将原本就绷得极为紧张的兵力构架进行了进一步的抽调,一方面尽量组织更多的民兵上前,另一方面,将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再抠了一千多人出来,预备往剑阁进发。wap..OrG 整个过程争分夺秒,在三天之内便完成了抽调与新的安排。这中间,有些无法言说的安置在后世一度被人诟病,宁毅将兵力的减少集中在了几处俘虏营地的看守上,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了附近兵力的武装状况(甚至一度加强了防疫力量),当参谋部往上报告这样有可能让俘虏抓住机会,产生哗变。宁毅的回答是:“有哗变,那就处理掉哗变。” 面对剑门关外局势的紧张与不可控,这样的应对表明,宁毅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做好了大规模杀俘的准备,尤其是他在那几处兵力减少的俘虏营地附近加强防疫力量与发放防疫手册的行为,更加佐证了这一推测。这是为了应对大量尸体在潮湿的山间出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